一般进入高中后,议论文才成为写作训练的重点。但从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来看,侧重议论性的材料作文变得很常见,记叙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这里的“简单”和“”只是基本要求,要想让议论文在众多作文卷中脱颖而出,积累大量论据素材常重要的。 为此,编辑部精心编辑了21个具有代表性的热点人物素材,涵盖农业、航天、国防、医学、教育、文艺等重要领域,如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章”获得者郭永怀;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钱七虎;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的屠呦呦;扎根山区四十余载,点燃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张桂梅……每位人物身上都展现出爱国、忠诚、、奋斗的品质,将为你的作文增添色彩。 1936年8月,袁隆平成为一名小学生。为了让刚上小学的袁隆平记住国耻家难,袁隆平的母亲会有意地给刚上小学的袁隆平国家、民族的概念,比如让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类诗词。 母亲经常会给袁隆平上课。“人是从泥土里来的。女娲把黄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男人和女人,捏完后,她朝着那泥人吹出一口气,于是,那一个个黄土泥人便有了鲜活的生命。从那时起,人类便繁衍生息,传接代……”“归根到底,人类都是从土地中来的。我们吃的粮食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当袁隆平问母亲“人类从哪里来”这个话题时,母亲是如此回答的。 听到母亲的回答,袁隆平深深地受到了感染,心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热情。他第一次知道土地对于人有着如此伟大的意义。 1936年秋天,袁隆平一家迁居到武汉。平时就注重孩子德育教育的母亲,借此机会带他们游览了距武汉不远的“神农洞”。 “神农洞”相传是“神农”炎帝出生的地方。这里着炎帝的塑像,四周青山环绕,香火鼎盛,许多农民前来祭拜祖先,祈望这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爱提问的袁隆平看到这么多人朝向“神农”的塑像虔诚,禁不住问母亲,为什么人们如此爱戴“神农”呢? “因为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当年‘神农’教人们种出来的!”看着来往祭拜的人群,再听到母亲讲的故事,袁隆平听得入迷了,这次是袁隆平第一次听到“神农”的传说。这次经历在袁隆平的心里深深地打上关于粮食和民生疾苦的烙印。 袁隆平曾描述过自己做的一个梦:“我做了一个梦,我种植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和我的同事就坐到那稻穗下乘凉……”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生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试验田里劳作、观察、研究。 2020年11月初,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制的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经过国家农业部专家组验收,获得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超1500公斤的成绩,再创杂交水稻的亩产新纪录。 2021年8月,2米高的巨型水稻在重庆试种成功,有的高度已超过2.2米,是水稻中的“巨人”。它不仅抗病、抗倒伏能力强,而且耐淹涝、耐盐碱,还能有效地为水产、小型动物遮阴,提供栖息场所。相信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禾下乘凉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饥饿,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是一种无法忘却的,也是一种催人奋发的动力。谢华安从小就是着饥饿长大的。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外婆临终时想吃一碗稀饭,就是这个小小的要求却得不到满足。所以谢华安从小就立志“人人有一碗饭吃”,并了寻找高产水稻的道。 后来,谢华安报考了农业学校,他想通过学习,为农民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1972年,谢华安进入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作为小组组长带队前往海南岛育种。海南岛的冬天很温暖,如果把种子带到那里去种,冬季可多种一季。这样,一年就可以种两季水稻了。 当时的海南岛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还未建立研究机构。谢华安他们十几个人只能挤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打通铺睡觉,夜夜与农机、柴油、农药、化肥为伴,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肥料的味道。热带地区老鼠多,科研人员不但要跟天斗、跟地斗,还要跟老鼠斗。第一年,谢华安和伙伴们耕好地,播下种子,盼着长出秧苗。到了晚上,老鼠闯出来偷吃稻谷,他们就打着手电筒,拿着竹棍,沿着田埂四周走,赶跑老鼠,一直守到天亮。第二年,谢华安把田地四周用薄膜围起来,谁料到老鼠会爬到田埂高处往薄膜里跳。这一跳很糟糕,第二天谢华安一看,满田都是老鼠的脚印,种子被踩得一塌糊涂。 到了水稻杂交授粉的季节,稻叶又大又硬,边缘就像锯齿一样,在裸露的手和手臂上划开一道道口子,让人一不小心就是。年复一年,谢华安的双手伤痕累累,又黑又糙,让干惯了农活儿的稻农都感到意外。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谢华安仍地努力实现儿时的梦想。 我国大约占了世界18%的人口,却只有世界9%的耕地,能够使国民吃饱吃好,靠的是优良的品种。一粒好种子得来非常不容易。当时,全国稻瘟病频发,福建省的粮食产区普遍因稻瘟病减产,个别地方甚至绝收。在调研中,有的稻农指着农田无奈地说,放只鸡下去都吃不饱。悯农,更加坚定了谢华安的科研定力,他决定将选育抗稻瘟病品种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终于,谢华安在1980年选育出抗稻瘟病、强恢复力的籼型常规水稻“明恢63”,后又以“明恢63”为亲本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汕优63”。该品种自1986年开始,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东南亚国家引入后,被当地农民誉为“东方神稻”。 谢华安还将的太空辟为新的育种。他主持的航天水稻研究走界前列,最为引人注目的中国航天超级稻“II优航1号”,还曾创界再生稻最高产纪录。 如今,80多岁的谢华安步伐矫健,仍然奔走在田间地头,战高温、冒酷暑,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望着那一亩亩稻田。他说:“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要做更多的研究,让中国饭碗装中国粮。” 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荣成市滕家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31年,郭永怀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后又考入大学物理系继续深造。1938年3月,日军侵占威海,目睹日军,郭永怀坚定了科学救国的,立志学习航空专业,报效祖国。 1938年,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经过考试,郭永怀被录取。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他先后前往大学和美国理工学院就读,在物理学与应用数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1956年,郭永怀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克服重重,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祖国。1960年,我国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后,挑选出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郭永怀被任命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九所”正是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在无图纸、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的构造原理,开展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研究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气候变化无常,加上缺氧和物资匮乏,许多研究人员都营养不良及高原。近5年的时间,郭永怀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风餐露宿。1964年10月,一道耀眼的红色闪光出现在遥远的罗布泊腹地,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爆炸成功。当全体测试人员欢呼雀跃时,郭永怀却因劳累过度瘫软在试验场,他太累了。 1968年12月5日清晨,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一架小型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进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在飞机残骸中,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地抱在一起。当终于把他们分开时,大家惊讶地发现,两具尸体中间, 夹着一个皮质的公文包。公文包里完好保存着一份绝密材料——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力学研究所士兵当场跪地痛哭,因为公文包的两位正是力学研究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音乐剧《爱在天际》,叙述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的事迹。音乐剧以郭永怀和夫人李佩教授及女儿芹芹的亲情为切入点,以郭永怀回国、育人、研制“两弹一星”、、神州飞船发射的故事为主线,把郭永怀对祖国、对党的深厚感情紧紧地与繁荣祖国的科技事业联系在一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科学不能到达的!”音乐剧中的经典台词让观众久久回味。 1964年9月11日,聂海胜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当镇一个小村庄。当时,聂海胜家里很穷,经常吃不饱饭,但父母总会想尽办法让他读书。在当地,聂海胜是出了名的“读书狂”,每次临考时,村里的许多学生都在家里玩,他却提着一盏煤油灯到学校里去补习……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高中每年的假期,聂海胜都去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赚得学费。日复一日,聂海胜在这种艰苦的中出了坚韧的毅力和强壮的身体。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被推选为班上的体育委员,短跑、长跑、双杠、跳远、游泳……无所不能。他还有一个绝技——能够在一根笔直的树干上快速行走,而身体不会出现歪斜。 小时候,聂海胜总会做一个梦。他自己长出了翅膀,在天空飞翔。这个梦,一直伴随他很多年。像许多山里的男孩子一样,聂海胜从小就向往军营。村庄上空经常有民航飞机飞行,也有尾巴冒烟的战斗机训练。只要听到飞机的轰鸣,他就会马上站立不动,还常对伙伴们说长大了要去当兵、当飞行员、。 高中毕业时,空军某部队到枣阳市一中招飞行员,聂海胜积极报名。从小平衡能力和心理素质就很好的他,经过近百项的,全都顺利过关,终于如愿以偿。 1983年6月,他于空军飞行学院(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入伍。在离家到飞行学院报到的火车上,部队接兵的干部为每个人发了半斤糖果。他开心地说:“我带着甜蜜部队,是部队让我这个苦孩子,有了的前途。” 进入飞行学院,聂海胜心地投入训练之中,成为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每一次登机前,他都手拿模型将飞行线、飞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反反复复演练数遍。付出总有回报。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被分配到空军飞行部队,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 1998年1月,经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聂海胜成功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在4年左右的时间里,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能等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聂海胜没日没夜地学,成功完成了从“航空”向“航天”的转变。 2005年10月,他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他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章”。2013年6月,聂海胜再度出征,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完成了被誉为“太空穿针”的手控交会对接,这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还是首次。当时,聂海胜已成为我国飞向太空的最年长的航天员。8年后的2021年,这一纪录再次被聂海胜刷新。 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烟台的“樱桃之乡”张格庄村。七八岁时,她就能帮着家人摘苹果、摘桃子,在棚底下守杏、守李子。小时候干活儿,她就知道庄稼地里的活计不是游戏,要沉下心去干。看着父母为了养活她和妹妹,日夜辛苦劳作,她懂得了一个让她受益终生的道理: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高中毕业时,王亚平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一过关斩将,顺利通过所有的体检和测试,成为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在空军飞行学院,王亚平开始了军旅生活。在校期间,她和两件事始终形影不离:一是紧张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二是不为所知的训练。为通过考核,她每天要比别的同学多跑几圈,哪怕是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冬,也照常训练。毕业后,她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分配到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多次执行战备演习、2008年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飞行任务。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这在王亚平心中又埋下了梦想的种子:“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杨利伟飞向太空,看着火箭那个灿烂的尾焰……内心有了一个热血沸腾的想法,我要当一名女航天员。” 2009年5月,王亚平经过严格考核后,加入了航天员的队伍,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创造奇迹的背后,是她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在救生训练中,不管在野兽出没的丛林,还是风沙漫天的沙漠,或是大浪的海洋,王亚平都从容面对着恶劣的。除了以上的体能训练之外,她还要学习高等数学、气象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医学等近 60 门文化基础课程。 从成为航天员那一天到 2013 年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1800多个日子里,王亚平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时间,没有睡过一天懒觉,没在晚上12点前关掉过书桌上的台灯。 终于,通过层层,2013年6月11日,王亚平和其他两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作为我国历史上首次进行太空授课的主讲人,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身着蔚蓝色舱内工作服的王亚平,为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 6000余万名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课。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王亚平再次飞上太空。这次,王亚平再次以“太空教师”的身份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和翟志刚、叶光富共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活动,包括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内容更丰富,科学设备更先进。 1937年,苗晓红出生在山东临朐的一个农民家里,她的父母生活勤俭,以供女儿读书。苗晓红没有父母的期望,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苗晓红在读书的时候,偶然读到了苏联第一位女飞行员拉斯科娃的故事。从此,成为女飞行员的梦想就在苗晓红的心中萌生了。1956年夏天,我国开始招收第二批女飞行员,当时19岁即将高中毕业的苗晓红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她都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苗晓红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高考,到空军预备学校报了名。 进入空军预备学校后,艰苦的训练中处处都是。为了适应高空,学校设置了多项克服眩晕的训练项目:滚轮、旋梯、转椅等,这类训练非所能承受,苗晓红却没有抱怨过一声。她的肩膀磨出子,打旋梯和固定滚轮,一练就是一百多次。即使头晕脑涨、伤痕累累,她始终咬着牙尽力完成每一天的训练。终于,两年的艰苦训练结束了,当初和苗晓红一起进入空军预备学校的140多个女,只有21人成为飞行员。她们就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批女飞行员。 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苗晓荣地成为一名运输机的飞行员,负责执行战略物资的运送与抢险救灾等任务。 1964年,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苗晓红所在的运输机部队接到了一个特殊的命令:在爆炸后半小时内,穿越巨大的“蘑菇云”。因为“蘑菇云”内部的数据非常珍贵,让机身附着“蘑菇云”的颗粒,可以确保收集更多的样本。这个任务的性不言而喻,先不说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害,光是“蘑菇云”内部的超强电磁辐射,就可能让飞机的电子线失灵,从而导致机毁人亡。然而苗晓红仍然义无反顾地参加并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1989年,苗晓红从飞行员的岗位退休。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女飞行员,她先后出版了文学《蓝天的女儿》《国首批女飞行员》等作品,把中国女飞行员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正是在查资料的过程中,苗晓红发现国外很多飞行员十岁还能飞,这让她很受震撼,萌发了再次驾驶飞机的想法。她想证明,外国人能行的事情,中国人也行。 2019年,苗晓红终于等来这一机会,在经过长期的身体准备和数月的飞行恢复训练之后,苗晓红通过了高空飞行的身体测试。时隔30年后,她圆了自己的梦想,再上云霄。在随后的40分钟飞行中,苗晓红出色地完成了各种她熟悉的高难度飞行动作,最终安稳着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成立70周年献上了自己的大礼。 今天,站在这里,为了主持人的梦想,我再次出发了。直播间的你愿意和我一起出发吗?欢迎与主播连线或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接听下一位观众,这位朋友,你好。 1954年,钱七虎迈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大门, 学习冷门的防护工程专业。1965 年,钱七虎在苏联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副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当时,新中国有不少归来报效祖国的科学家,比如钱学森,回国之后的任务是带领团队造导弹、造。而钱七虎的任务,是跟钱学森等科学家唱“对手戏”—从事防护工程工作。 “古代的武士格斗,一手拿矛,一手拿盾。盾用来保存自己,矛用来进攻敌人,保存自己是消灭敌人的基础和前提。防护工程就是国家的盾,它所对付的敌人的矛,不是长枪大刀,是飞机大炮,是炮弹、、和氢弹。”为使我国摆脱“有国无防”的落后状况,钱七虎所进行的是当时处于保密状态的核弹爆炸防护工程研究。 “我有任务,走了。”在那些不分昼夜、紧锣密鼓工作的日子里, 钱七虎和很多从事绝密工程的科学家一样,临走时只能给家人留下这样一句话。 20 世纪 70 年代初,钱七虎迎来了科研生涯的第一个挑战—设计一个能抵御爆炸威力冲击的地下飞机洞库门。 当戈壁深处传来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中国科研人员,不顾自身的安危,迅速冲进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他发现核弹爆炸后,飞机洞库的防护门虽然没有被严重,里面的飞机也没有受损,但是防护门因严重变形以致无法。 如何铸造“利盾”呢?钱七虎冥思苦想,率先引入了有限单元法。但对于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语言的钱七虎来说,巨型计算设备的操作手册无疑是一本“”。他拿着这本“”,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研究,用两天的时间,编出了一套系统流程。当他再次站在大家面前,说的第一句话是 :“可以上机操作了。” “为国家科技进步发光发热,是我一生的梦想。”钱七虎随后又创新地提出,使用气动装置升降洞库门。钱七虎整整做了一年的气动实验。终于,他设计出当时国内抗力最高、跨度最大的飞机洞库防护门,开创性地解决了防护工程中的难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 钱七虎就着手开展了地下空间的研究。此后,他先后主持和评审了全国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背后同样有钱七虎的贡献。他作为专家组,综合考虑洋流、浪涌、沉降等各方面因素,对施工中的难题提出了合理化。最终,海底沉管顺利完成最后对接。 钱七虎用毕生心血铸就的“地下钢铁长城”,模范践行了许党报国、 勇攀高峰的初心,在我们青少年的心中播下“科学家”的种子。 1964年,万步炎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七八岁读小学时的万步炎就喜欢自己设计制作玩具。他做过电影幻灯放映机,给乡亲们放映观看。万步炎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白天看不够,他就做了一个照明系统,晚上躲在被子里开着灯看书。《小黑鳗游大海》是万步炎看的第一本介绍海洋知识的书,这是万步炎认识大海的“启蒙教材”,激发了他对海洋的向往。 1998年,34岁的万步炎第一次登上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协助开展设备海试。船出港后整整一个星期,他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吃什么吐什么,最后才慢慢适应。 比晕船更难受的是,万步炎看到船上小到塑料取样管,大到绞车,竟然都是“洋品牌”。中国花重金从国外租了一台海底钻机,试验钻探了几个月,结果颗粒无收。万步炎发誓,一定要在5年之内造出中国的第一台深海钻机。 由于国外技术,万步炎的团队遇到无数的技术难题。他们自学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等知识,边学边干,试验、失败、再试验……2001年,万步炎领衔研发的第一台样机出炉。样机上了科考船,却下不了海。因为科考船是从国外买的,实际承载重量与说明书差了足足2.5吨。万步炎又花了2年时间,几乎是从头做了一个,让样机成功“瘦身”。 2003年夏天,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在海底下钻0.7米,打下第一个“中国孔”,取回了矿石样本,海试成功。随后,万步炎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着中国深海钻机的纪录,每一次记录都和国家战略需求息息相关。万步炎还给心爱的钻机取名“海牛”。“海牛”身上有四五十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是“海牛”的“眼睛”,靠着它们传送信号至操控界面,就可得知“海牛”在深海的每一个动作。 2015年,万步炎把目标瞄准了可燃冰的勘探。要做就做性的设备,做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能够实现海底工程地质勘探、全程保压取芯的钻机系统。他带着团队用了4年时间,尝试了上百种方法,试验过26种材质,终于把“海牛Ⅰ号”升级成了“海牛Ⅱ号”。 2021年4月7日,万步炎带着“海牛Ⅱ号”再次向2000米的深海发起挑战。231米!这一次,“海牛Ⅱ号”不仅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的钻深纪录,还保压取到了可燃冰,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深大于100米、具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从此,我国走在了深海勘探领域的世界前列。“海牛家族”没有停下深海开垦的脚步。 如今,万步炎每年都要在海上工作1至2个月,成了真正的水手。为了抢时间,万步炎和团队在船上经常要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万步炎在海洋上建起了“大课堂”,不仅让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也让他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1905年,顾维钧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和外交。学校有,攻读文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拉丁文甲班的课程,而且进入拉丁文甲班的学生必须具有至少4 年的拉丁文基础,顾维钧却偏偏对拉丁文一无所知。拉丁文系主任善意地提醒他“还从没见过零基础而能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但顾维钧没有放弃,开始恶补拉丁文,6周后,就学完了4年的拉丁文课程。这个东方少年的进步速度让教授大为,他分别拿出西塞罗和霍勒斯的作品让顾维钧翻译,顾维钧翻译得行云流水。就这样,顾维钧如愿进入拉丁文甲班学习,并最终以“甲上”的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顾维钧不仅注重德育、智育的发展,还很注重体育锻炼。他对划船、田径、网球等都有涉猎。虽然个子矮小、体重不足的顾维钧并不能称得上是运动健将,但他不气馁,依然热爱运动。每当谈及参加径赛的经历,顾维钧总说:“每次赛跑我都到底,通常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比先到终点的运动员落后好几分钟。” 顾维钧留美期间,清朝特使唐绍仪访美,了40位中国留学生,顾维钧作为学生代表致辞。唐绍仪非常欣赏顾维钧并邀请他回国担任总统秘书。那时,顾维钧正准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论文还只写了一个序章,这令顾维钧感到为难。导师约翰·穆尔却对顾维钧说:“你学习外交就是为了报效国家,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你应该抓住。”于是,他让顾维钧把《序章》拿给他看。看过之后,他告诉顾维钧:单独的序章写得就很好,可以作为博士论文来答辩。在导师的理解和支持下,顾维钧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1918年11月,顾维钧被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五名中国代表之一,正式代表中国参与和会谈判。大会留给中国代表团准备发言的时间不到3小时。面对急迫的局面,只有顾维钧勇敢地站了出来。他明白弱国无外交,在无可走之时,用行动代表中国说了“不”——在合约签字仪式上,中国两个代表座位,空无一人。这是中国第一次地对列强说“不”! 1945年3月,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他代表中国在纪念堂举行的签字仪式中第一个签字,使中国成为4个发起国中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从1912年到1967年,顾维钧担任过无数的外交职务。他一生坚毅果敢地为中国人民服务。顾维钧的英文很棒,但他更喜欢看中文书籍。长居美国,可顾维钧至死都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屠呦呦从出生起就与青蒿有了不解之缘。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父亲给她起名叫“呦呦”。“呦呦”是鹿的叫声,源于《诗经》中的一首诗《鹿鸣》,其中有一句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诗句中的那株神奇的野草“蒿”,竟然真的与屠呦呦的命运连接在了一起。 屠呦呦从小就有一个特点,只要是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钻研。真正让屠呦呦对医学产生兴趣,源于她少年时期的一场大病。1945年秋天,屠呦呦一到下午就开始发低烧,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肺结核。受当时医疗水平的,该病率非常高。得知女儿的病情,父母非常紧张,他们将屠呦呦送到了当地最好的医院。经过几个月的系疗,屠呦呦总算有惊无险,康复出院了。然而与她同病室的一个女孩就没有这么幸运,那个小姑娘突然发病,被推进急救室,就再也没有回来。 此事对屠呦呦触动很大,那时她就立下志愿:长大后从事与医学相关的工作,帮患者解除病痛,尽可能减少悲剧。 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医学院(现大学医学部),从此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后,屠呦呦被分配到中药研究所工作,此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参与研究中国草药。20世纪60年代,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中国也开始研究防治疟疾的新药。1969年,当时39岁的屠呦呦加入了研究防治疟疾的队伍。 屠呦呦在阅读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受到,利用青蒿提取物对抗疟疾病原体,且效果明显。这株野草“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她仔细读着这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处方给了她灵感。古人为什么取青蒿“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煮的方法呢?屠呦呦意识到,传统的水煮中药的方产生高温,这可能会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流程。 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190次失败后,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消息,获得了理想中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它正是研究人员苦苦寻找的“疟疾克星”。 然而,在小白鼠实验中获得了完全的成功,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能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团队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充当“小白鼠”,勇敢地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在当时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这是检验中草药治疗疟疾能否成功的唯一办法。几次以身试药,导致屠呦呦肝脏中毒,调养好一段时间,才得以恢复。 时至今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被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2020年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