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乃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寒冬先叶,有白﹑红、粉红等多种颜色,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素有“花魁”之称。每当寒冬腊月,新春将至,梅花则凌霜傲雪,冲寒怒放,向人们预报春天的来临,有“东风第一枝,梅占百花首”之说。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作为二十四番花信之首,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赏与钟爱,并以其“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品质,被人们作为中华民族崇高的象征而敬仰,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同列“四君子”。 梅花原产我国的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扩大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已有3000多年历史;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也有2150多年。古籍亦有记载,《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摽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梅、宫粉两型。西汉末年杨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到了南北朝,艺梅、赏梅、咏梅之风更盛,“梅于是时始以花闻天下”(南宋杨万里《和梅诗序》)。《金陵志》载:“宋武帝(即刘裕,公元420~422年在位)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此时文人咏梅、写梅的甚多,如鲍照有《梅花落》、萧纲(简文帝)有《梅花赋》、何逊有《扬州法曹梅花盛开》、阴铿有《咏雪里梅》等。当时,位于江西与广东两省交界的大庾岭就已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赏梅胜地了。隋唐时期,植梅、赏梅、咏梅之风更为盛行,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赋》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赞语。而李白、杜甫、柳元、白居易等,也多有咏梅名诗。至宋代,艺梅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范成大的《梅谱》(约1186年),该书搜集梅花品种12个,除介绍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外,还介绍了前所未有的玉碟型(重叶梅)、绿萼型、单杏型、黄香型(百叶湘梅)和早梅型等及其繁殖栽培方法,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期间,中国梅花开始传入朝鲜、日本,直到欧美,现已遍及全世界。明、清时,艺梅规模与水平续有进展,品种也不断增多。明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记载梅花品种有19个,并分成白梅、红梅、异品3大类。刘世儒的《梅诸》,汪怠孝的《梅史》,皆记梅花,资料甚丰。明代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清陈昊子的《花镇》(1688年),记有梅花品种21个,而其中的台阁梅、照水梅,均为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当时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以植梅成林而闻名。 我国梅花分布很广,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南京、上海、苏州、武汉与成都等地均有广泛种植,全国许多省市也均有栽培,南京、武汉、无锡、南投、鄂州、梅州、丹江口更以其为市花。梅花相传到现在,已是花繁品茂,可分成食用梅与观赏梅两大系统。食用梅多为果梅,花多单瓣,按采收时果色,又可分为青梅(绿色)、花梅(带红色)、白梅(青白色)等多种类型。观赏梅俗称花梅,花多复瓣,极少结果,依枝条姿态可分为直脚梅、杏梅、照水梅、龙游梅四大类,亦可按花型、花色分为朱砂、玉蝶、宫粉、江梅、洒金、绿萼等多种。宫粉梅,红颜淡妆,如宫娥粉黛;朱砂梅,丹华一树,如凌空紫薇;玉蝶梅,玉衣素裳,翩翩起舞;还有那端庄高洁的绿萼、华贵雍容的洒金,真可谓千姿百态,馥郁芳香。每至寒冬,成片的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的壮观景象,煞是好看。而历经数代,风韵犹存的古梅,更为今日梅园增色不少,尤以湖北、浙江两地遗存的古梅最多,也最负盛名。沙市章华寺内的“楚梅”,至今已有2500多年,最为古老,据传为楚灵王所植;湖北黄梅县江心寺内的“晋梅”,据传为东晋名僧支遁亲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余年,虽树干已成灰黑色,但每年都花开冬春两季,有“二度梅”之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的“隋梅”乃佛教天台寺创始人智者大师的所种,距今已有1300多年,前曾一度枯萎,现又枯木逢春,死而复荣,花开满枝;现存的“唐梅”则有两株,一是浙江余杭超山大明堂院内的“唐梅”,相传种于唐朝开元年间,花开季节,梅开万朵,香飘数里,乃“超山元宝”之称;一是云南昆明黑水祠内,相传为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手植;还有浙江余杭超山报慈寺内的“宋梅”,每花有6个花瓣,明显有别于其他梅花的五瓣花,甚是稀奇,且虬枝枯干,挺拔苍劲,至今还可年产梅子300多千克。 梅花风姿高雅,枝干苍劲,花色清丽,清香隽永,是点缀园林,创造诗情画意景点不可缺少的珍贵花木,可群植,也可孤植,可用于篱角、山隈佤竹林为伴,也可于小桥、流水边与松为邻,多依地形而置,或疏或密,或迎风,或照水,井然有序,潇洒有趣。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取最佳的观赏效果。梅花在园林中的配置,除了要有色彩、层次变化外,尤其要注意发挥其神态风韵之美,以便人们通过赏梅,启迪艺术思维,领略景外之意。若以梅为主,配以松、竹造景,则可把梅花的风骨、松树的、竹子的气节融为一体,更具观赏效果。传统上人们多选择土山、小丘植梅,这样既梅怕积水的特性,又满足了以梅饰山,倚山饰梅,“花时香雪三十里”的艺术要求,创造出成片集中的梅花景观。每逢花期,繁花争艳,灿若云霞,给人们以“入山无处不花树,远近高低不知”之感,静静赏来更易出那雄健高峻之气,故有山间梅林最具观赏价值之说。全国各地有许多赏梅胜地,如南京的梅花山、无锡的梅园、苏州的邓尉山、上海的绽山湖、杭州的孤山、余杭的超山、武昌的磨山、广州的罗岗、闽西的十八洞、成都的杜甫草堂、重庆的南山、昆明的黑龙潭以及的卧等,花盛时节,如若进入梅林之中,只见赤者,红英灼灼;朱者,丹霞一片;绿者,翠英点点;白者,婀娜多姿。但踏雪寻梅,领略那缥缈的幽香,疏影横斜的风韵,更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历史上,福建虽曾有许多梅林胜景,但随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气温逐年升高和人为的严重,低海拔高温地区的梅树已越来越少,唯高山林区还有为数不多的成片白梅。沿海地区偶尔在公园、绿地、小区中可见到一两棵大规格的红梅,但多是白梅桩嫁接红梅培育而成。唯果用青梅在闽中的永泰、古田两县和闽南的诏安县等地广为种植,每逢花期,漫山遍野,梅花盛开,飘香四溢,堪称一景。 人们赏梅,不仅要观其花形、花姿、花色,更要品其神韵。正如南宋范成大在其专著《梅谱》后序中云:“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影和老枝怪奇者为贵。”而北宋初期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名句更是道出了梅花那清朗的体态与迷蒙的神韵。至清代,人们对梅的认识更臻于完善,龚自珍就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因此,在诗人、画家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更有那“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之说。 梅花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风骨独具,气韵高峻,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倾。由于其鲜明的性格特征,与松、竹一起赢得“岁寒三友”之称。南宋学者王贵学在其所撰《自序》中云:“世称三友,于花卉中挺挺然,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则道出了松之苍翠参天,竹之劲节挺秀,梅更斗雪傲霜的品格。因此,古今涌赞梅花的诗文词赋数以万计,仅陆游就有“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驿外断桥边,寂莫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寒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名句,托物言志,将高洁的人格融于书画之中。而《梅花三弄》《咏梅》等古曲,迄今仍在各地流传,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当今以梅为主题的音乐歌曲更是不胜枚举,越剧有《三度梅》、评剧有《梅花梦》……古今丹青中,梅花更是的题材,至于梅的传说、典故、趣闻更是无法罗列,如“贵列国君”“望梅止渴”“梅花妆”“何逊思梅”“陆凯寄梅”“采苹梅妃”“孤山梅隐”“罗浮梅仙”以及“梅岭衣冢”等,在民间广为流传,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篇章。 梅花不仅是著名的观赏花卉,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从枝到根,从花到果,是宝。梅子可制品,青梅则可酿酒,还有白糖梅花粥、梅花汤饼等著名的梅花馔。梅花树干还是名贵木材,根、枝、核又是制作手工艺品的上等材料。梅亦可入药,据《本草拾遗》记载:梅花入药最广,而功效亦大。《百草镜》则说:“梅花冬蕊春开,其花不畏霜雪,花后发叶,得先天下最足,故能解先天胎毒。有红、白、绿萼、千叶、单叶之分,惟单叶绿萼入药优良……”《本草纲目》则载:“白梅和药占痣,独恶肉刺在内中者,嚼傅之即出。亦能治刀伤,止吐下血崩、乳痈肿毒之症……”就连树皮也能制成优良的染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