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核心知识(试行)-大众人群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11-21 8:09:59 人气: 标签: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为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 “十三五”行动计划》,加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警示性和有效性,根据不同目标人群特点和需求传递宣传教育的信息。

  (1)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性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途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性病和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艾滋病的。

  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时,要尽早检查、及时治疗,争取治愈,还要动员与自己有性接触的人接受检查和治疗。

  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是造成艾滋病感染的高危行为。不要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可有效减少因注射吸毒经血艾滋病的机会。

  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合成毒品(、、等)虽然不以注射吸毒为主要方式,但是这些毒品会降低自己的风险意识,性伴数量和不安全性行为的频率会增加,那么也会间接地增大HIV和性病传染的风险。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怀孕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孕期和产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减少损伤性操作、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的措施,可大大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

  (5)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预防知识、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目前尚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掌握预防知识、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l 使用前应特别留意安全套的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安全套不过期;要将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瘪,排出空气;

  l 良好的润滑对防止安全套破裂是很重要的;只能使用水性的润滑剂,油性润滑剂容易造成安全套破裂;

  发生后,比如破损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HIV感染者发生了无的性行为,可以使用后预防用药。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室)进行咨询检测。

  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体内病毒复制即开始,会损害多个器官。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病毒复制,降低,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

  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疗,对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均实施抗病毒治疗,即实行“发现即治疗”。

  1.4 法律法规(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但故意艾滋病的行为既不,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项受到法律。《传染病防治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艾滋病防治条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在线测字打分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权益受法律”。

  消除艾滋病歧视:社会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不利于控制艾滋病。有感染风险的人群因担心受到歧视而不愿检测,不了解自身感染状况,会妨碍其采取预防措施,增加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不能积极面对生活,甚至产生报复和危害社会的念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若继续同他人发生无性行为则为故意。《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艾滋病”。《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导致传染病、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应积极参加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学习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行为,加强,并把了解到的知识告诉他人。

  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毒品的教育,进行生活技能培训和青春期性教育,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和毒品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