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即工业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决策模式,达到系统性的降本、增效、提质的作用,是当前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作为前沿研究学科的通用人工智能不同,工业人工智能是构建计算机化系统执行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的前沿研究学科,工业人工智能更关注应用此类技术来解决工业痛点,以创造客户价值、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减少、站点优化、预测分析和洞察发现。两者的区别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智能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密切相关,从人工智能概念诞生至今,工业智能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工业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以传感器及AI芯片制造商与AI算法提供商为主体,中游以辅助研发系统及智能生产系统提供商与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为主体,产业链下游涵盖工业领域各细分市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部分技术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相融合,有效提升各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在带动新产业兴起的同时也为传统领域带来变革机遇,从而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38.9%。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主要客户来自城市治理和运营,互联网与金融行业也位居前列,然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工业在人工智能市场中仅占到5%。随着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工业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率将显著提高,工业智能的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人工智能也不断推进到工业领域,工业人工智能成为的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国家战略。近年来全球工业智能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21年全球工业智能市场规模约为22.67亿美元,同比上升31.2%。 从区域分布来看,美国、日本、中国和是全球主要的工业智能应用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工业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的28.05%,日本占比13.72%,中国位列第三,占比11.16%,占比9.75%。 工业人工智能集成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信息物理系统等新科技,使得工业生产运行更加灵活、高质量、高效率和节能,其应用前景广阔。国内工业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迅速,中国工业智能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5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44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速达37.26%。 我国工业智能行业相关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据佰腾网数据,行业专利申请始于1994年,截至目前申请已公开专利3106件,并于2021年达到了申请量的阶段性顶峰,该年专利申请量为历年之最共计804件。 传统人工智能技术较多应用于大量的、感性的日常生活、社会交流、金融等行业,取得良好效果。工业人工智能用于解决特定工业问题,不仅需要采用AI算法和AI系统,还需要将人工智能、自动化、工业互联网与各种制造领域知识紧密融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也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工业人工智能的整体技术、关键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和工程界的许多实际难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未来研究方向是将工业人工智能方法体系服务实际工业生产并创造更多价值。虽然我国建立了工业人工智能相关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在制度层面支撑保障体系也不断完善,但是工业人工智能需要大批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也需要大批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同时需要加快打造工业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建设工业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工业人工智能单项技术,推动各类人工智能要素向企业数字化领域集聚,加快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引领,这样才能使我国在工业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走界前列,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工业智能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工业智能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