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私募基金最新动态:半仓运作慎对反弹调仓换股布局明年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8-5 1:20:45 人气: 标签:医药行业最新动态

  孙俪被包养今年以来市场赚钱效应不佳,不确定因素不断积累,私募多降低仓位以规避风险。华润信托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该平台发行的私募整体仓位已降至51.48%,较年初降低近30个百分点。不少私募表示,目前市场向下空间有限,但涨幅也有限,中性仓位更有利于灵活应变。近期市场较为活跃,个别私募已进入满仓状态。

  华润信托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CREFI指数(华润信托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份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51.48%,为年内新低,较前一月下降4.8个百分点,较年初大幅降低28.64个百分点。

  对此,上海一位私募投资总监告诉记者,其仓位维持在低位。“现在出现买点的股票还不多,有些股票加不加没意义,不能因为市场涨了就加仓。”

  云溪基金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阳勇认为,一般而言12月份是资金较为紧张的时段,还有万亿信托到期,目前整体仓位保持中性。此外,由于市场已经历过一波较充分的反弹,目前不会追涨加仓,而是会持续减持涨幅较大的品种,提升滞涨品种的仓位,保持平衡。

  和聚投资研究部表示,目前其产品仓位在六七成左右,市场中长期趋势行情仍需观察,保持中性仓位,同时兼顾结构性波段机会。

  不过也有个别私募开始果断加仓。沪上某中型私募董事长透露现在已满仓操作。“很多大型私募降低仓位是在调结构,毕竟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现在市场热度提升,很多私募都在加仓。”

  沪上某中型私募董事长也表示,之前维持低仓位,现已加满,因为市场已经接近底部了。“10月底时判断市场接近短期底部,10月下旬开始不断加仓。”他表示,加仓标的主要从基本面和走势两个方面进行筛选,包括三季报业绩较好、持续成长、走势不错的个股。

  虽然私募整体仓位下降,但个别板块和行业的配置比例却有所上涨。华润信托数据显示,10月份,私募对港股的平均配置比例上升至 16.19%,较上月增加 2.48个百分点;对创业板平均配置比例为 7.08%,较上月上升 0.37个百分点。从行业上看,多元金融、耐用消费品与服装和材料II三大行业获得私募增持,分别增加2.53、1.75和1.06个百分点;24 个万得二级行业中平均配置比例最高的三个行业为“食品、饮料与烟草”、“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以及“材料 II”,分别增加12.37、9.69和8.81个百分点。

  多位私募人士表示,目前市场热度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中长期对A股保持乐观,重点在把握结构性行情的机会。

  夏俊杰对于A股的乐观预期基于三大中长期因素。首先,去杠杆和流动性问题已最早出现了实质性改善;其次,经济见顶回落,但不会失速,构成股票估值的最大部分是长期假设下的现金流。“‘长期假设’假设的是国家的方向和命运,十月底的局会议以及习对民营企业的定位和鼓励,可以缓解市场上很多人对长期的困惑和担忧。”他表示,另外,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进程,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预约会晤,悬念即将揭晓,尽管最终结果仍不可测,但这是一个期权事件,向下的风险已锁定,向上的惊喜值得期待。

  阳勇则表示,在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市场投资预期发生改变,市场人气得到比较大的修复,题材股和成长股迎来超跌反弹,市场整体投资热度有一定的回升。不过,目前市场仍然是存量博弈阶段,后续会有所分化,只有那些真成长股才会走出行情。“这轮领涨股的逻辑多偏向政策和概念,前期机构投资者配置低,上涨阻力较小,虽然没有扎实的财务报表基础和产业逻辑支撑,但很多股票已经跌了成,技术上存在超跌反弹的需求。”

  上述投资总监也表示,市场更可能维持震荡格局,向上向下空间都较为有限。明年应该是可以获得绝对收益的。

  市场上,白马股受挫,ST股狂欢。行业中,私募整体仓位持续下降,产品清盘创5年新高。经过长时间的,部分私募认为明年行情会有所好转,希望在短期结构性行情中捕捉波段机会,为2019年做布局,寻找有业绩支撑的高景气度行业精选个股,看好消费、化工等行业龙头。

  华润信托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显示,“多元金融”、“耐用消费品与服装” 和“材料 II”被增持较多,减幅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为“银行”、“软件与服务”、“运输”。

  就板块来看,大多私募认为行业趋势还没有出来。去年强势表现的消费板块尽管近期表现不佳,但不少私募看好其未来表现。沪上某中型私募董事长表示,2012年市场见底之后行业没有特别强的主线出来,如今的市场也类似,不会有特别明确的行业主线。相对来说,消费行业直接受益于减税政策,其主线较为清晰。不过消费行业仍需要验证业绩,行情起来也会比较慢。

  可能是这个过程过于缓慢,部分私募已经清仓了消费。华东一位私募投资总监表示,消费相对属于后周期,经济可能要到明年某个阶段见底,然后小幅回升,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股很少有好的表现。

  对于银行板块,沪上某中型私募董事长直言,接下来不会再碰银行股,不管风控好还是不好,银行的利润都会在流失。

  对于未来的板块布局,和聚投资研究部表示,持续对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重点公司业绩保持紧密,重点看好行业景气维持高位、业绩具备向上弹性的核心品种,坚定做好逢低配置,如化工行业细分龙头公司。

  云溪基金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阳勇认为,明年的强势股应该是现金流充沛、业绩确定性高、以内需为主的行业龙头。不过,目前市场人气有所回升,低价股、区域概念股、军工概念股、互联网+等走势比较强劲,可能会出现一波炒作。

  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称,在市场高位时,控制回撤可能比博取收益更加重要,在市场低位时则恰恰相反;同理,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确定性的增长可能比低估值更加稀缺,市场会给予这种稀缺性更高的溢价。所以,在经济周期见底之前,在“估值”和“增长”的选择中,更加看重“增长”。因此,并不看好金融地产等仅仅具有静态低估值的品种,而是要找到景气度逆势提升或者有确定性增长的品种,而这些品种除了存在于少数的周期性行业外,更多的将出现在可以穿越经济周期的成长股中。

  和聚投资研究部判断未来市场行情依然会呈现结构化走势,操作上兼顾结构性波段机会。中长期的趋势性行情需要有业绩支撑,仍有待观察。未来市场的短期波动大概率取决于政策,一方面是政策的制定出台,另一方面政策落地的节奏和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也有私募人士表示明年的赚钱效应要好于今年,不过长期信号还没出现,短期只跟随市场变化做出应对。沪上某中型私募董事长表示,接下来一段时间会跟着市场走,当市场涨不动了就开始减仓。

  还有私募着眼长期,已开始布局2019年行情。阳勇称,比较看好2019年一季度的春季行情,会提前布局加仓,配置的方向主要是蓝筹股。“今年蓝筹股在市场调整中经历了比较充分的估值泡沫消化,其估值又回到历史底部附近。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看,更倾向于从这些调整到位的大盘蓝筹股中遴选出业绩确定性高的品种。”阳勇表示。

  毅木资产投资总监祝俭也表示,正在着手为2019年做一些布局。在他看来,目前过度悲观的行业中可能也有赚钱机会,比如医药行业最近利空比较多,对整个板块的估值都带来压力,最近如再有较大调整,医药板块明年可能会有机会。

  对于最近一个月大涨的ST概念股,受访人士均表示其技术上存在超跌反弹需求,但只是短期表现,壳价值存在不确定性,不会藉此改变对市场的整体判断。

  今年以来,股市大幅度调整,私募行业近几年最寒冷的冬天。前三季度已有4045只产品清盘,为5年来清盘量之最。

  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2017年,私募产品清盘量分别为782只、1824只、2288只、3572只,今年前三季度清盘基金明显增加。

  “今年市场跌得比较多,与2015年相比,下跌幅度更猛烈,时间更长,涉及个股也更加广泛。”好买财富研究总监表示,“下跌使一些私募产品到了清盘线,还有的跌得过多以至于失去了管理意义,不如清盘。”

  格上财富研究员王媛媛表示,私募产品清盘量较大与今年市场行情不好确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唯一原因。除了市场下行导致净值下跌触发清盘线,还有赚了钱落袋为安、产品到期、策略转向等各种原因,综合作用导致清盘数据较大,没有必要过分放大负面预期。

  对于今年严峻的市场形势,业内人士感受最深。和聚投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整个二级市场的产品发行节奏都受到一定影响。毅木资产投资总监祝俭透露,今年没有产品清盘,发了两只产品但规模不大。很多大型私募发的产品较多,但多集中在上半年,实际情况都比较。云溪基金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阳勇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产品没有清盘情况,但有所回撤。

  格上研究中心表示,私募基金集中清盘还会产生“雪上加霜”效应。基金清盘,投资者赎回,股票型产品的资金从股市撤离,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同时,私募集中清盘,甚至明星产品的清盘,加剧了个人投资者的恐慌,有可能引发踩踏行为。最终的结果是,A股市场流动性不断下降与投资者消极预期之间发生恶性循环。

  对于私募清盘的预期,认为,如果反弹持续,清盘趋势有望延缓。但如果横盘一段时间甚至继续下跌,清盘仍会继续。王媛媛表示目前难以预测,具体动向还需要持续数据。她认为,目前各项有力政策频出,对改善市场预期乃至经济状况都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市场震荡也使得私募的分化加剧,头部效应更加明显。下跌拖累私募产品清盘,但也有私募在弱市中规模获得增长。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有38家私募管理规模逆市增长,12家机构规模增幅在10亿元以上,如拾贝投资、九坤投资、凯丰投资等。

  同时,规模较大的机构也在弱市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小型私募则压力较大。数据显示,清盘产品较多的私募多为中小型私募,在清盘数量最多的20家私募中有7家管理规模不足10亿。

  认为,未来私募分化的局面会持续,小私募机会越来越小,即使市场好转,小私募的机会也不大,这与过去公募行业的进化过程一样。

  不过王媛媛认为,私募机构产品分化明显,背后有很多因素,不能简单地中小私募没有机会。“大私募成立时间够长,个人客户更容易接纳其品牌,且其在运营、市场、品牌等运作上都已比较成熟;大私募往往汇集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的管理规模有能力上限,基金经理越多,可容纳的规模越大,发行增量越多,而中小型私募可能只有一两名基金经理。”

  王媛媛认为,当下仍然有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离开公募创建私募,前期由于成立时长等硬性条件无法进入到机构资金白名单,只能靠个人客户维持规模。而且由于是新机构,其投资能力和品牌认知传导到个人客户需要一定时间,这个过程中发行增量肯定是缓慢的,但随着资质达到机构资金硬性标准,发行增量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

  比如2017年从诺安基金“公奔私”的夏俊杰,其所创立的仁桥资产在产品发行和运作上就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据夏俊杰介绍,仁桥资产没有产品清盘,目前有两只产品在运作中,其中一只为年内新发,净值均在面值以上,顺利的话四季度还会再新发一只产品。在产品布局上,夏俊杰表示这个时点还是希望多和渠道合作,发行产品。

  要想在今年的弱市下成功发行新产品,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业绩。“现在是业绩为王的时代,私募需要过去有公开、不错的业绩才能在市场立足。”王媛媛认为,无论个人客户还是机构客户,最关注的都是投资能力。对于机构客户来说,还要关注私募是否符合进入其白名单的硬性标准,比如机构和产品的成立时间,此外还有运营、市场、品牌等也非常重要。

  财成国际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