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为今后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普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护理职业行为中的传播及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高职学生中抽取2010级新生共366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及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专题讲座,比较培训前后护生的艾滋病及相关职业暴露知识和态度。结果:①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后,护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非传播途径、职业防护知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培训前后护生对艾滋病相关态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培训前后护生对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习惯具有积极的作用。结论:对护士进行艾滋病及相关职业防护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提高护士的防护和暴露后的正确应对能力,将HIV/AIDS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艾滋病职业暴露护理专业学生 本文系2009年度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课题编号:AZK09003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瘟疫,它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医务工作者面临更多的HIV/AIDS职业暴露[1]。护理专业学生是一特殊群体,掌握艾滋病知识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未来工作的需要。在我国,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6%,被污染针头刺伤的占60%[2]。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有:防护意识薄弱,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行为不规范,针刺废弃物处理不当等;而且不同工作部门因工作强度和劳动强度不同,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也明显不同。张洪[3]的一项调查显示:22%~77%的护士不知道皮肤沾染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后应如何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后应在多长时间内预防性用药。本研究旨在以知-信-行模式(KAB)为理论基础,了解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为今后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普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护理职业行为中的传播及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高职学生中抽取2010级新生共366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是由WHO的评估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问卷修订而成[4]。本研究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专家组评定,结合护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反复修订和完善调查表,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五个部分:一般资料、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问卷、艾滋病态度问卷。艾滋病知识问卷:共22个条目,包括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艾滋病的职业防护知识。艾滋病态度问卷:共8个条目,包括调查对象对有关艾滋病及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态度。本研究在正式调查前选择了50名研究对象测试了本问卷的信度。其信度系数(Cronbachsa系数)为:总问卷a=0.80,知识问卷a=0.71,态度问卷a=0.85。 (2)调查方法 1)培训前调查: 选择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教师及研究者本人共4人为调查员,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2011年3月到各班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基线调查。 2)健康教育讲座: 根据培训前调查的结果制订适合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需求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于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进行为期3个月共计3次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 3)效果评价 2011年7月,到各班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后测,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3)资料分析 将资料输入EpiData建立数据库,然后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统计描述主要采用均数及标准差、频数等,统计推断主要采用了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法。 结果 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6份,回收366份,回收率100%,共调查高职护生366名,其中男性占2.7%(n=10),女性占97.3%(n=356);平均年龄为18.642.17(17~20)岁。 2.艾滋病相关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前后护生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职业防护知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培训前艾滋病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正确率较低,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正确率最高。经过为期3个月的健康教育培训讲座,护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非传播途径、职业防护知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培训前后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培训前后护生艾滋病及相关职业防护知识比较(n=366) 讨论 1.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 培训前后护生艾滋病知识及相关知识和态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这与国内的报道一致[5,6]。表明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符合学生心理、生理需要,易于被接受,干预效果显著。应长期、深入、广泛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抗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艾滋病的态度,给艾滋病人提供更加宽松的生活空间。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在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上认识模糊,错误地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可传播艾滋病。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三大传播途径”上,应该针对人们关心的日常生活中的非传播途径进一步加强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或减轻人们对HIV感染者的恐惧心理,从而为HIV感染者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7]。培训前后护生对艾滋病相关态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这提示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使护生学会对他人有关爱之心,不管艾滋病感染者是由于何种原因被感染,他们都是疾病的受害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不能让他们在承受病魔的折磨和死亡威胁的时候,还要承受社会的歧视和冷漠。消除偏见和歧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甚至比知识的普及更加艰巨,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2.艾滋病相关职业防护 培训前后护生对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习惯具有积极的作用。胡斌莲,沈亚儿[8]等认为,许多护士因在学校教育中缺少职业防护学习,护士从业后缓慢形成的职业防护意识太模糊,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因而在临床工作中未能执行标准预防方法。由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医护人员发生暴露后不立即上报,往往是等到病人艾滋病检测是阳性时才急着向医院和疾控中心报告,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9]。故而职业院校护生艾滋病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是必要的,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AIDS职业暴露有关知识认知培训[10],从踏入医学殿堂之初就应注重培养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以便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综上所述,对护士进行艾滋病及相关职业防护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可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态度对待和接受HIV/AIDS病人,并积极参与到防治艾滋病的教育和工作中去,同时提高护士的防护和暴露后的正确应对能力,将HIV/AIDS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职业院校的护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应融合完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以帮助护士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参考文献: [1]范亚萍,赵萍,朱中平,等.深圳社区医院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KABP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66-4167. [2]申良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16-218. [3]张洪.医务人员预防HIV职业暴露与减少歧视的调查报告[J].江苏预防医学.2006,17(3):25-26. [4]AIDSepidemicupdate(SpecialReportonHIVPrevention).JointUnitedNationsProgrammeonHIV/AIDS(UNAIDS)/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2007,12. [5]黄泉星.泉州市部分大学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4):263-265. [6]熊文辉,黄粤.深圳某中专学生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07,4(23):588-590. [7]卫晓丽,王学良,庄贵华,等.商州市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87188. [8]胡斌莲,沈亚儿.护士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49. [9]邱兴庆,龚文胜,唐磊,等.医护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与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效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4):86-88. [10]刘志娟,黄晓,贺莉萍,等.高年级护理学生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恐惧心理与护理意愿[J].职业与健康,2011,29(19):2115-2116.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