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想致富,没门、缺资金、少技术,想挣怕赔,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从去年开始,有贫困人口2.75万户、9.61万人的平泉县,探索实施“零风险”扶贫模式,不断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群众提供更加稳定的脱贫致富产业链。日前,记者在平泉县进行了实地探访。 平泉县黄土梁子镇杨杖子村村民孙其禹最近正琢磨着买一辆小轿车。就在一年前,孙其禹还是贫困户,承包菌棚时因为差了一万多元钱,愣是躲了合作社理事长两个月,直到产菇还了钱才好意思照面。 50多岁的孙其禹种过地、打过工、养过鸡,可最终还是打定主意“啥也不干了,就卖把子力气”。他找了份扫大街的工作,每月挣1200元。2013年,平东食用菌合作社到村建设食用菌园区,推出一种“零风险”扶贫模式,孙其禹沉寂多年的致富心思又活泛起来。经过几番考量,他下定决心承包了4个菌棚,年终算账,“纯赚了16万元,一举脱贫!” 让孙其禹勇敢迈出这一步的,正是平泉县去年开始探索的“零风险”扶贫模式。 “贫困户普遍存在一种想赢怕输的心态——想致富,却缺技术、无销、没资金、怕投入。这导致贫困户在致富大门前迟迟不敢迈出临门一脚。”在平泉县委董正国看来,贫困户不是不想致富,而是确实没有能力承担这些风险。为破解这一难题,平泉县把产业扶贫着力点放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贫困户风险上,探索实施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三种“零风险”扶贫模式。 “龙头带动”产业园区扶贫模式。采用统一租地、统一建棚、统一菌种、统一生产菌袋、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户经营,核算的“七统一分一”管理模式。由企业将建好后的设施大棚、生产机具等设施低价租赁给贫困户,接好菌的菌袋按成本价销售给贫困户。同时,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支持、对贫困户给予扶贫补贴,解决了贫困农户资金、技术、销售难题。这种模式适合有劳动力、没有经济能力、没技术的贫困家庭入驻生产。 延伸内容: |